手机电影新趋势:金鸡百花电影节与华为新影像竞赛引领未来创作方式
手机电影新趋势:金鸡百花电影节与华为新影像竞赛引领未来创作方式
临近春节,不少手机品牌商请来了著名导演用手机拍贺岁短片,这几乎成了惯例。手机制作的影片能否成为未来的主流?让我们共同来讨论一下。去年,正值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三部手机电影《巴丹吉林》、《你的样子》和《泳往春天》纷纷亮相大银幕。这是手机电影首次踏上这一舞台。张大磊指出,手机无法随身携带的特性,这为手机电影拍摄带来了独有的便利。你认为手机播放的电影能否替代电影院的电影?
临近春节,不少手机品牌商请来了著名导演用手机拍贺岁短片,这几乎成了惯例。手机制作的影片能否成为未来的主流?让我们共同来讨论一下。
手机电影初登大银幕
去年,正值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三部手机电影《巴丹吉林》、《你的样子》和《泳往春天》纷纷亮相大银幕。这是手机电影首次踏上这一舞台。这一创举让手机电影走进了公众的视线,同时也表明它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为影像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后来,众多创作者与观众对手机电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著名导演张大磊用手机制作了短片《法兹》。这表明手机电影正受到众多导演的喜爱,预示着它将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手机电影中国十五年
普遍认为,我国手机电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5年。田壮壮担任艺术总监,贾樟柯、王小帅等八位导演联袂执导的《这一刻》,被誉为“中国首部手机电影”。每部作品时长仅3分钟,这使得国内导演们首次有机会接触并尝试这种新颖的创作方式。
有人认为,北京电影学院的陈廖宇用手机拍摄的那部时长两分三十秒的短片《苹果》才是真正的“开山之作”。这部影片仅用手机完成拍摄,陈廖宇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手机电影的开拓者”。记得那年九月,北影和《新电影》共同举办了手机电影活动,征集了三分钟的剧本,这足以看出手机电影在当时已经初露锋芒。
人人皆可拍摄手机电影
张大磊指出,手机无法随身携带的特性,这为手机电影拍摄带来了独有的便利。比如在沙漠这样的复杂环境中,传统电影拍摄需要搭建设备、布置照明,相当繁琐;但手机拍摄却能轻松应对,省去了很多麻烦,使得创作过程更加灵活自由。
任永强导演曾和姜文合作,用100万尺胶片完成了《太阳照常升起》的拍摄。在这部作品中,延时摄影部分耗时长达7小时,拍摄过程中并未借助灯光。刁亦男监制认为,将来每个人都能用手机作为创作工具,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全民创作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手机电影创作传统活动
春节期间,人们习惯于邀请知名导演用手机制作拜年短视频。2018年春节,陈可辛导演的《三分钟》吸引了众多目光,让观众领略了手机电影的独特魅力和巨大潜力。该短片凭借其独到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充分展示了手机在电影制作上的无限可能性。
2019年国庆期间,《我和我的祖国》电影的结尾彩蛋展示了华为Mate 30 Pro,此举显著增强了手机电影的市场影响力。这表明手机制造商与电影界有着紧密的联手,同时也预示着手机电影在电影领域将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
手机影片创作时间规定
影片需在2019年10月31日之后制作,这样做能确保作品的新鲜感和时效性。这一规定促使创作者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热点和民众情感,从而使手机电影更具现实价值。
这一规定有助于筛选出最新颖、最上乘的作品,为观众和行业带来更多创新题材和表现手法,从而促进手机电影不断进步和创新。
手机电影未来展望
自我国首部手机电影问世以来,历经十数年,手机电影行业迅猛发展。它不仅登上了大银幕,还赢得了导演们的喜爱。从全民参与创作到行业活动的推动,手机电影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技术不断发展,手机的摄影功能将变得更为强大。届时,将涌现出众多出色的手机电影作品。这些作品将成为大众记录日常、抒发情感的关键手段,并在电影界中拥有一席之地。
你认为手机播放的电影能否替代电影院的电影?若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请点赞并转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