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界北影人

法国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尔达:阿涅斯的海滩访谈录解读

法国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尔达:阿涅斯的海滩访谈录解读

法国电影导演阿涅斯·瓦尔达(1928-2019)《阿涅斯的海滩:瓦尔达访谈录》 T·杰斐逊·克兰 编 曲晓蕊 译 上海书店出版社阿涅斯·瓦尔达被誉为法国“新浪潮祖母”

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_电影学院表演系教授_电影学院教师

新浪潮祖母

电影学院教师_电影学院表演系教授_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

阿涅斯·瓦尔达被尊称为法国“新浪潮之母”,她堪称世界女性电影导演的先驱。她的电影观念独树一帜,她坚信感受是启迪思考的基石,并高度重视反思的价值。自20世纪60年代起,瓦尔达便在影坛活跃,凭借其独特的视角和创作手法,为电影界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多元镜头指向

瓦尔达的镜头涉猎广泛,涵盖了女权主义、局外人以及电影本身等多个领域。她深入思考电影的本质,尝试从虚构走向非虚构,再到视频艺术实验和艺术装置的领域。在她的多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不同群体的故事被呈现,同时她对电影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使得观众对电影有了全新的认识。

女权意识觉醒

1968年,瓦尔达在拍摄《黑豹党》的过程中,察觉到该组织有着一套自己的规则和理论。这一发现让她对女性的处境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一经历激发了她拍摄更多关注女性问题的作品,从而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女性议题。《黑豹党》的拍摄之旅,如同点燃了她对女权题材创作热情的火种。

女权电影实践

1977年上映的《一个唱,一个不唱》是瓦尔达女权主义电影的经典之作。这部电影紧密关联着1962年至1976年法国女性权益的法律与制度。瓦尔达坦言,拍摄该片带有一定的“理想化”色彩,但这恰恰是她个人风格的体现。她并未采用沉重手法,而是选择了更为真实、非激进的方式,吸引了三十五万法国观众走进电影院。

真实与激进并存

影评人评价瓦尔达的电影说,其激进程度远超那些自诩激进的影片。她以看似柔和的手段,实则传达了深刻的女性独立观念。这使得更多女性开始关注女性议题,促使她们对自己的处境和权益进行深思,起到了无形中的推动作用。

独特人物塑造

1985年的电影《天涯沦落女》里,莫娜这个角色是瓦尔达精心塑造的。她生活在“无家可归”和“四处漂泊”的状态中,她的行为难以被他人所理解。然而,莫娜却拥有着独立的人格和清晰的自我认知。与牧羊人相比,莫娜展现出了更为纯粹的人性,这也反映了瓦尔达对人物内心深处那些“沉默、隐秘、难以言表”的情感的关注。

瓦尔达女士觉得,电影的精髓在于对时间、运动以及影像的重新审视,这一理念在她的《尤利西斯》等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那么,各位观众在瓦尔达的电影中,最被打动的可能是哪一个方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同时,也请为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