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北影人

4月19日广西南宁八桂书香节:AI与文学碰撞的图书分享会

4月19日广西南宁八桂书香节:AI与文学碰撞的图书分享会

4月19日,广西南宁“八桂书香节”现场迎来了一场充满科技感与文学魅力的图书分享会。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葛竞携新作“少年AI探险团”系列亮相,她以“AI世界的探险之旅

在广西南宁举办的“八桂书香节”上,一场引人注目的图书交流活动受到了众多关注。儿童文学作家葛竞带着她的最新作品登场,与小朋友们展开了一场关于科技与文学的生动且富有启发的交流。

活动盛大开启

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副院长_电影学院教师_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

4月19日,广西南宁举办的“八桂书香节”异常热闹。儿童文学作家葛竞携她的“少年AI探险团”系列新书亮相分享会。活动由孙睿主持,秦文君、王勇英等知名作家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众多文学界重量级人物齐聚一堂,现场文学气息浓厚,吸引了众多小朋友和家长们的热情参与。

活动伊始,孙睿担任主持人,以风趣幽默的致辞迅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他讲述了参与动画编剧的故事,并提及自己创作的以航天为主题的书籍中,也描绘了AI机器人的形象。这一细节与葛竞的新作主题相得益彰,为活动增添了色彩。

新作独具魅力

《少年AI探险团》这套作品巧妙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冒险元素。在故事中,少年们与他们的机器人同伴携手,破解了一个又一个的谜团,整个过程既充满紧张感又令人兴奋。这种独到的构思,使年轻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一个科技感十足的奇幻世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

这部作品何以如此吸引人?葛竞透露,她的创作动力来自于参与科幻电影的制作以及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交流。在北京电影学院担任教职时,她将刘慈欣的《地球大炮》进行了改编,并运用AI技术实现了角色形象塑造和场景布局。AI的卓越性能让她开始深思,怎样能让孩子们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体验到科技的魅力。

名家高度评价

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的副主任秦文君对“少年AI探险团”系列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这部作品在探讨科幻题材的同时,并未忽视对文字美学和文学价值的追求,与那些主要依赖对话推动情节的儿童文学作品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且书中还充满了诗意般的描绘。

秦文君觉得,这本书运用了爱的力量,成功解决了AI的难题。而“少年AI探险团”这一系列作品,尽管科技感十足,却流露出人性的温馨。这样的评价使得小读者和家长对这部作品有了更深的认识,并对其价值有了更深的认同,体会到了它与众不同的魅力。

科技与生活接轨

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勇英,他热衷于科幻,观察到人工智能正逐步缩短科幻与现实之间的鸿沟。在他的著作中,无人驾驶飞机和智能手表等设备,如今不再只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组成部分。此外,学校开设的编程和机器人课程,实际上就是孩子们对未来世界的一次预演。

她回想起学生时期乘坐狗拉车上下学的经历,同时将之与书中描述的机器人接送学生的画面进行对照,觉得书中所描述的那一幕可能很快就会变成现实。这种对比让人深刻感受到了科技进步的飞速,同时也让年轻的读者们对充满科技魅力的未来生活充满了向往。

互动高潮迭起

在活动现场,葛竞邀请了数位小朋友上台,让他们分享自己生活中的高科技经历,这一环节让分享会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一位高年级学生分享了他使用AI工具“豆包”进行编程的经历,向在座的人展示了科技在学业中的应用。此外,还有许多小朋友勇敢地描绘了自己对于能变形的智能家具、能扫地的手机以及能在空中飞行的房间的美好憧憬。这些孩子们的童真与创意赢得了全场的阵阵掌声。

这些活动激发了小读者们的参与热情,同时也揭示了他们那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他们对科技的浓厚兴趣。在此过程中,大家对于科技和文学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激发创作灵感

葛竞凭借自己小时候创作首个故事的经历作为基础,结合“脚印观察游戏”,成功点燃了小读者们的创作热情。她引导孩子们尝试运用“如果”来构建句子,这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而且还能促使他们敞开心扉,勇敢地踏入那片浩瀚的想象天地。

在葛竞的引领下,小读者们或许能激发出创作的灵感,着手编写属于自己的科幻故事。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也为儿童文学的兴盛带来了新的生机。

你是否参与过那些将科技创新与文学魅力巧妙融合的互动活动?欢迎在评论区向我们讲述你的经历,别忘了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