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华表奖:张译二封实至名归,王一博陪跑引意难平遭热议
第二十届华表奖:张译二封实至名归,王一博陪跑引意难平遭热议
一、争议核心:张译 “二封” 实至名归,王一博陪跑意难平4 月 27 日,第二十届华表奖颁奖典礼在青岛落下帷幕,张译凭借《三大队》中刑警程兵一角再次斩获 “优秀男演员” 奖
演技之争引热议
华表奖结果公布后,在全网引发热烈讨论,有人高度赞扬张译“用皱纹呈现演技”,像在《三大队》中,他有一段无声哭戏,被央视赞为“教科书般的表演”,观众觉得他浑身是戏,连皱纹都在传达情感。然而,有人替王一博感到委屈,他在《热烈》里尝试了高难度街舞动作,文戏表现得自然又流畅,可一部分人认为他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突破被看轻了 。
张译在表演上一直维持着高水平,此次在《三大队》里,他把角色诠释得极为深刻,充分展现出了角色的复杂情感。王一博在银幕上不断突破自我,在《热烈》中,他的舞蹈展现出专业水准,文戏也体现出演技的进步,然而却未得到一些观众期望的那种认可。
流量与老戏骨角逐
王一博拥有很强的商业价值,近三年他主演的作品票房累计达58亿,远超张译的34亿,并且商业代言实现了大满贯 。然而评委更看重《三大队》的现实意义,这部作品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探讨的是司法正义 ,而《热烈》被认为“商业属性过强” 。
这种对比凸显了当下电影市场中流量和艺术价值的矛盾,一方面,王一博凭借超高人气和票房号召力给电影行业带来了很强的商业活力,另一方面,像张译这样的老戏骨用扎实演技和有深度的作品诠释电影的艺术内涵,而评委更看重张译这类演绎方式,这也让观众对评选标准展开思考。
演技突破有亮点
王一博此次获得提名,创造了历史。他是华表奖历史上90后演员中首个获得影帝提名的。他还是首位有三部作品同时入围优秀故事片的演员。这三部作品分别是《无名》《长空之王》《热烈》。在《无名》里,他饰演地下工作者,隐忍克制。他和梁朝伟的对手戏气场十足。他的日语台词令人惊艳,展现出了演技上的巨大潜力。
此次在华表奖竞争里他未获奖,然而他获得了提名,这表明他演技方面的成长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认可。王一博从流量明星转变为演员,他凭借实际行动渐渐展现自身实力,在不同作品中尝试不同类型角色,从而拓宽自己的戏路。
场地变迁藏深意
本届华表奖第一次不在北京举办,而是在青岛举行,这样的选址是有深刻含义的,青岛的影视产业基础设施非常完善,近几年吸引了许多影视项目在此拍摄,华表奖选在青岛举办,或许是对青岛影视产业发展的一种认同。
同时,能给青岛的影视产业带来更多资源,吸引更多关注,进而促进它进一步发展,这一举措或许是电影行业发展的新信号,未来,影视产业可能会有更多区域蓬勃发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影视发达地区。
评价体系待平衡
这场争议本质上反映出中国电影评价体系存在深层矛盾,该矛盾是艺术价值与市场效应应如何平衡,华表奖是中国电影政府奖,其评选标准注重社会价值和艺术性,然而市场上商业电影的票房表现证实了流量和商业很重要。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赵宁宇指出,表演艺术的评价带有主观性,在两年内同一演员两次获奖的情况下,需要更充分的说服机制,部分网友质疑沈腾、王宝强等实力派演员未获得提名,怀疑存在“流量歧视”,电影行业要建立一个更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该体系要兼顾艺术与市场。
争议背后的启示
华表奖的结果并非终点,而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张译获得“二封”,这证明实力最终会被看见,他多年来深耕演艺事业,凭借一部部优秀作品赢得了业内认可,王一博的“遗憾”提醒我们,流量转型需要时间,也需要更包容的评价体系。
就像惠英红所说的“电影是我的生命,我要为中国电影竭尽全力”,电影从业者都在为电影事业拼搏奋斗。希望未来的中国电影能为不同类型的演员提供公正的平台,妥善处理流量与实力、艺术价值与市场效应之间的关系。你觉得中国电影评价体系该如何平衡艺术价值和市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