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北影人

世界读书日:十所首都高校戏剧社团齐聚人艺小剧场朗读经典

世界读书日:十所首都高校戏剧社团齐聚人艺小剧场朗读经典

本报讯(记者雷嘉)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当天,一场以戏剧为桥、经典为梯的读书会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举办。

读书日戏剧盛会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那天,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很热闹。一场与众不同的读书会在这举办。这是北京人艺2025年度“‘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中文艺行的启动活动。首都十所高校戏剧社团的师生都来了。他们借助戏剧这个载体。开启和经典的对话。

高校社团精彩演绎

活动期间,各高校戏剧社团纷纷亮相。北京大学剧社与北师大北国剧社合作,上演《蔡文姬》,气势磅礴。同学们认真表演,让观众领略历史故事魅力。随后,首都师范大学学生艺术团话剧团带来《茶馆》,生动展现老北京市井万象。之后,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艺术团话剧团抓住《雷雨》灵魂要义,演出精彩

艺术家热情点赞

演出完了。孙凤琴、杨立新、张万昆这三位人艺老艺术家,对同学们的表现充分认可。他们夸同学们热情且专注。还点评了表演精彩的地方。艺术家们看到同学们热爱戏剧。心里很欣慰。觉得戏剧事业有后人来传承了。

专业建议指方向

三位艺术家不但点了赞,还从专业角度给出了建议。杨立新提出,入门者读剧本时可先“坐着读”,要把重点放在文字上,去体悟其中的感情。孙凤琴建议同学们,在练气方面下功夫,在吐字方面下功夫,如此便能更好地用语言塑造角色。张万昆以朗读《蔡文姬》中饰演曹操的女生为例,强调对手戏演员需注重倾听强调对手戏演员需注重理解。

学生感悟与收获

北京大学剧社成员康晨之,在朗读《蔡文姬》时扮演“侍琴”。她还说,杨立新老师给出了注重语言雕琢以及人物性格揣摩的建议,这让她印象很深。康晨之讲,这次活动锻炼了自己。三位老师针对朗读形式提了建议,这些建议对校园剧团后续活动很有启发。

经典文库传承精神

活动临近结束时,北京人艺党组书记周彤与三位艺术家一道,把刻有人艺精神的经典文库赠给四所高校的师生代表。其中有《雷雨》《茶馆》等舞台艺术著作,还有人物传记、口述史等经典书籍。这些书籍交到了年轻学子手中。它们让同学们明白,戏剧文化的传承之旅已然开启。

各位读者,要是你参加了这个活动,你最想得到哪位艺术家的指导呀?赶紧到评论区分享。别忘了给这篇文章点赞,还要分享这篇文章!

更多内容